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平川区法院委托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诉前调解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获得双方当事人一致点赞。
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原告杨某等6人接受被告某工程公司雇佣,为其位于平川区某供水工程施工项目提供劳务。原告等人提供劳务后,双方因劳务工资产生争议,2024年1月,被告向原告出具拖欠工资未结清明细一份后,向各原告支付了部分工资。原告杨某等6人将被告某工程公司及公司负责人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剩余劳务工资。
接收案件后,考虑到既涉企又涉农,为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将案件委托至商调委,对案件进行诉前调解。人民调解员第一时间添加了该公司负责人的微信,向其了解情况。原来,因上游公司一直拖欠工程款,被告某工程公司也长时间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现拖欠杨某等6人劳务工资3000元至6万元不等。公司负责人表示,近期将有一笔工程款到账,待该笔资金到账后,第一时间结清农民工兄弟的劳务工资。调解员将这一情况转告杨某等人后,起初杨某等6人坚决要求立刻结清拖欠的工资,调解员耐心劝说,并为双方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付款方案,看到杨某等人态度有所松动,调解员又向杨某等人说明调解协议经过司法确认后同样具有强制执行力,最终,经过调解员多次沟通,从情、理、法多角度对双方进行释法说理,原、被告双方达成分两期付清劳务工资的调解协议并向法院申请了司法确认。
这一案件的妥善调解,既保障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又最大限度降低对被被告公司经营运转的不利影响,案件的处理实现了“双赢”,获得双方当事人一致点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院妥善处理好每一个案件就是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力量。下一步,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把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在履好职办好案中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尽量采用和谐审慎的方式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努力以最小的代价、最优的方案,实现最好的法律效果,持续营造“案案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不断满足企业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期待、新要求,为推动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