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靖远县法院乌兰法庭:老夫妻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原因竟是......

网站首页 » 基层动态

【“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靖远县法院乌兰法庭:老夫妻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原因竟是......


来源:靖远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4/8/28 15:56:36 阅读次数:832

8月6日,家住靖远县城的王某夫妇,起诉儿子王某甲、儿媳刘某,索要借款30万元,并向法庭递交了其向儿子转账20万元的转账记录和代儿子向第三人偿还借款的10万元证据。事出反常必有因,让我们跟随承办法官的办案经过,一起探寻其中的真相。

抽丝剥茧,敏锐发现案件疑点。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很是诧异,中国的父母总像老黄牛一样,为了儿女,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背后若无隐情,哪个父母愿意将自己的儿子、儿媳诉至公堂。况且案件证据仅有转账记录,再无借条或聊天记录其他证据。承办法官向老夫妻的儿子、儿媳打电话询问,儿子也是吞吞吐吐,似乎不愿说出情,儿媳向承办法官否认了借款的存在,透露其与丈夫最近感情不和。

多方查证,方才知晓案件缘由。承办法官通过走访王某夫妇的邻居得知,王某一家共同经营一小饭店,生意尚可。王某夫妇就一个儿子,两个孙女,儿媳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外地娘家半年有余。承办法官在儿媳的申请下,调取了其丈夫和父母的转账记录。双方互有转账。老夫妻替儿子偿还债务也属实。承办法官将王某夫妇传唤至法庭,在详实的证据面前,王某夫妇这才吐露了实情。儿子和儿媳闹了矛盾,儿媳带着孩子去外地娘家,多次劝说无果,老夫妻想想他们年过半百,用自己的毕生积蓄,扶持儿子和儿媳的生意,结果却是连自己的孙女都见不上。一气之下,搜寻聊天记录,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索要自己的毕生积蓄,以此为契机,达到自己探望孙女的目的。

释法明理,巧妙化解家庭纠纷。承办法官耐心对王某夫妇进行了劝说和分析,告知其民间借贷纠纷不仅要有借款事实的存在,而且还要有借款合意。王某夫妇和儿子转账往来频繁,仅转账记录无法认定民间借贷。其次,王某夫妇想要探望孙女的心情,法庭能够理解,但应采取更加温和的方式,不应是诉至公堂,激化矛盾。在法庭的劝说下,到庭的刘某娘家父母表示,对自己的女儿做工作,尽量维系这段感情,无论小两口的感情走到一步,也不会剥夺王某夫妇探望孙女的权利。王某夫妇在法庭的调解下,也认为自己方式方法不得当,当庭撤回了对儿子、儿媳的起诉。  

承办法官真诚劝诫大家:在处理家庭矛盾时,我们应注重沟通和理解。当遇到分歧和矛盾时,我们应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协商和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我们也应尊重法律的规定和原则,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