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网络贷款案

网站首页 » 基层动态

白银区法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网络贷款案


来源: 责任编辑:狄生禄 王婧
发布时间:2019/5/17 11:04:43 阅读次数:2694

1.JPG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白银区法院在区委领导和上级法院指导下,统一认识,多措跟进,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2019年5月8日,白银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套路贷”非法网络贷款案件。

案情回顾

2017年6月至12月期间,被告人吴招募其他被告人成立了无金融资质、未在工商注册的非法网络贷款公司了较为固定的恶势力犯罪集团

在非法放贷业务中由被告人吴提供资金其余被告人各自开展非法放贷业务并催收按照非法放贷的收益获取20-40%的提成通过微信、QQ群联系有借贷需求的不特定人员获取借款人电话通讯录、身份证等信息在网络贷款平台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以收取逾期费、中介费等名目虚增本金数额将到期无法还款的借款人介绍到其他非法网络放贷公司借新款还旧贷,使借款人陷入循环借贷、债务不断累加的套路

在催收时向借款人及其亲友进行电话轰炸或发送恐吓、威胁、侮辱短信及图片滋扰。据鉴定,该犯罪团伙共发放贷款856人次,非法获利77万余元。

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控辩双方围绕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证据展开充分的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案件将择期宣判。 

本案中犯罪分子和被害人大都为“95生活能力和社会识别能力明显不足。离开家上学或就业时,遇到生活上的困难和挫折,就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拉拢或侵害的对象。加之,面对大学生或刚就业经济并不富裕的青年人的不合理消费或面临的这样那样的经济困难,维持乏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有可能成为该类犯罪侵害的对象。法官在此温馨提示,要理性消费、理性借款,不要轻信无金融从业资质的个人、公司发布的各类无抵押免息贷款广告信息。如遇“套路贷”特征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收集固定证据并报案。

 

通讯员 狄生禄 王婧


甘肃法院网版权所有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邮编:730070 E-mail:gsgyxcc@163.com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