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法官,没有你们,我们的血汗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之前我们说话口气硬,不是针对你们,你们多体谅……”5月29日,靖远县法院刘川人民法庭成功化解了杨某某等12名农民工与陕西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劳动报酬追索纠纷系列案,结束了当事人长达两年的讨薪之路,切实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
事情还得从2022年4月说起,杨某某等12人经人介绍为被告陕西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位于靖远县城某处建筑墙面粉刷活动提供劳务。墙面粉刷工作完成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劳务工资,被告断断续续支付了一部分,剩余劳务工资拖欠未支付。后经原告多次催要剩余劳务工资,被告均不予理会并以各种理由推脱,无奈,原告杨某某等12人分别起诉至靖远县法院刘川法庭。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认真了解了相关案情,发现该案为同一被告的系列案件,且已经过县劳动监察部门处理,但杨某某等12名工人还是未能及时拿到劳务工资,情绪较为激动。考虑到本案涉及人数较多且讨薪周期长,作为系列案件,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容易引发不良社会影响。
承办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立即开始电话调解,发现本案中12名原告的劳务工资被告公司并没有进行结算,只是在劳动监察部门介入时对劳务工资总额出具了结算单据,具体每个人劳务工资数额是多少需要反复核实,加之部分原告都外出务工无法随时接听电话,无形中增加了办理难度。
承办法官为了尽快帮助原告拿到劳务工资,便与被告公司委托代理人详细核对了12名务工人员的身份信息,同时根据被告的陈述及双方提供证据,组织务工人员、施工负责人及代理律师对务工账目进行了核对清算,确定了每一位务工人员的劳务工资数额。在庭审中,承办法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高效运用各类调解技巧,耐心向双方当事人释理析法,最终,被告在法官见证下,当庭支付11名工人劳务工资,另一名工人因工资数额较大,被告愿意当庭支付一部分,剩余部分协议于年底前付清。至此,12起劳动报酬追索纠纷案件圆满处理。
司法实践中,多数务工人员的劳务工作本身存在临时性、辅助性,导致签订劳务合同存在困难,又无法取得雇主出具的欠条,极易引发纠纷。务工人员诉至法院后,存在举证困难问题,很有可能因证据不足而败诉。因此,法官提醒广大务工人员,在务工过程中及时签订用工合同,保留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结算证据等相应的证据,尽可能地在结算之后要求雇主出具书面欠款凭证等,减少因证据不足带来的败诉风险,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杈益。
白银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北京路456号 邮编:730900 E-mail:byzyyjs@163.com
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