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CA系统,案件信息随时可查;打开远程视频,法官可以在田间地头开庭……互联网、大数据的来临,将法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重构法院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场审判方式的革新。这既是任重道远的建设,更是脱胎换骨的洗礼。
打造“数字法院”新名片
——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综述
信息技术是当今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新技术之一。法院信息化能够为法官办案提供智能化服务,对审判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管理监督,是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审判执行管理的科技含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增强资源共享,提高信息传递速度,节约诉讼资源,方便群众诉讼;有利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司法透明度,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从树立“互联网+”思维做起,近年来,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扩大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能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建设公正、高效、廉洁、为民的现代化、信息化法院。这既是新时期提高履职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司法公开的迫切需要;更是服务审判执行、保障司法公正廉洁高效的重要途径。
统筹规划 让科技步伐更加强健
2014年,全省中部片区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在白银召开之后,白银中院党组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集中精干力量,采取有力措施,充分调研论证,先后制定了《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等数十项制度和规范性方案,在中院党组的领导下,在主管领导和信息办、审管办、行装处等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加班加点,强力推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数字化应用系统、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执行指挥、全市法院视频会议系统、市中院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科技法庭、数据集控中心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各县区法院也都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市法院初步完成了“三年规划”所要求的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全面扭转了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局面,使全市法院信息化工作进入全省法院先进行列,为审判质效提升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为全市两级法院进一步提升司法公正和司法为民能力提供了强大技术保障。
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法院上下共同努力、协同推进。为此,白银中院要求全市法院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及时召开全体法官干警动员会,增强广大法官干警运用网上办公办案系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院领导要自觉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学习使用信息化技术、带头使用软件系统办公办案、带头在网上审签文件和案件,以实际行动带动工作模式的转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科技审判 阳光司法摸得着
信息化建设关键在应用。近年来,白银中院依托审判业务管理、信息集控管理、诉讼服务管理、司法公开“三大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形成由点及面、点面结合、上下联网、覆盖周边的网格化工作体系,倒逼立案规范、审判规范、执法规范、行为规范,推动了法院工作的整体提升。
5月16日周一一早,白银中院民一庭庭长苏军霞打开电脑,进入审判管理系统,查看了本周需要开庭的案件,就上午开庭的一例民间借贷纠纷案的几个疑点给承办法官发了提醒邮件,省略了以往周一上午开的碰头会。“以前,周一一上班,庭里要碰一下头,对本周的工作进行布置。现在只要登录系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办公,效率大大提高。”提起新的信息化办公系统,苏庭长赞不绝口。
与此同时,在一起张某某诉李某某人身损害赔偿一案的公开审理中,白银中院第四审判庭座无虚席,20多名群众参与旁听。与其他案件庭审稍显不同的是,这起案件安排在白银中院的数字法庭中进行审理,网络技术人员正在网络办公室盯着显示屏、调控各种设备。整个庭审过程在紧张而有序的操作中进行着。
当日下午2时,刑一庭庭长王明莲将上午开庭审理的一起故意杀人案件的起诉书、庭审笔录输进智能办案辅助系统,一份案件初始判决书便自动生成了。王庭长浏览了一遍,对案件事实认定部分和证据的排查,进行了详细的审核修正,除此之外,系统对法律适用和规范化量刑还能提供参考依据,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自2014年7月,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在白银中院全面集中部署,逐步实现了案件流程管理、案件电子卷宗形成、综合统计、协同办公、法律法规库应用关联、文书屏蔽、文书智能校对、案件评查、电子归档、质效评估、公共查询等综合应用。同时,电子签章、庭审直播点播、即时消息系统、纪检监察、考勤、人事管理、车辆GPS定位管理、官网与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司法公开三大平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执行查控、信访申诉等系统以及自主开发的内站文化生活平台等多种应用系统逐步引入。全市法院下大力气推进信息技术在审判管理、执行管理、庭审管理、法官管理、审判支持、决策支持、司法公开等各方面的综合应用,信息化技术在法院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日渐显著。
目前,全市法庭已建成科技法庭19个,充分保障了庭审活动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庭审直播点播及远程庭审应用交互等需要。建成的12368诉讼服务与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实现了与最高院、省高院及各基层法院之间的全面互联互通的远程申诉信访应用,实现了为社会公众提供案件动态、信访服务、诉讼服务等问询的司法热线服务。
法律人文 传播司法阳光关怀
一走进白银中院诉讼服务大厅,群众就可以在诉讼自助查询触摸屏上点击需要的内容,查阅诉讼程序、审判人员、案件流程等审判信息。在立案中,干警对诉讼程序、所需材料、手续一次性告知,为群众提供材料审查、缴纳诉讼费、办理缓减免手续、受理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其科学设置、便利措施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很接地气”。2015年,白银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9468件,审执结17998件,同比分别上升41.6%和37.6%,收、结案数创历年新高,结案率为92.4%,审判质效综合指数排在全省法院前列。
公开不应当是单向、单方面的。作为司法信息生产、发布者,法院如何引导民众对海量信息的使用、塑造社会司法理性,是白银中院党组思考的新问题。今年1至3月份,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7662件,办结3097万件,同比分别上升48.2%和42.4%,各项审判指标趋升向好。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7349份,发布案件执行信息4013条,努力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司法公开。依托科技法庭,实行庭审全程录音录像,实现案件审判可定格、可再现、可复制。与白银电视台合作录播《现在开庭》节目52期,扩大和增强普法教育的辐射面、影响力。运用新媒体发布审判信息600余篇,选取公众关注的12起案件进行微博直播,开辟司法公开新“窗口”。
“谢谢马法官,如果没有您的讲解和指导,我的案子不会办理的如此顺利,让我这么快就拿到了赔偿款,真是太感谢您了!”刚刚拿到交通损害赔偿款的赵女士激动地向立案庭庭长马志平表示着感谢。
原来,在半年前骑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由于绿灯变成黄灯便停住了车,却被后面一辆刹车不及时的私家车撞到,造成右肘部骨折,住院治疗20余天。后来由于双方对于误工费、后续治疗费争议较大,赵女士便起诉到法院要求肇事司机及保险公司予以赔偿。
马志平庭长讲起了这件案子当时的情形:“立案时,我觉得赵女士的诉讼请求标的过大,诉讼费较高。由于她没有聘请律师,我就检索了两份生效判决书,并详细解释了法律规定和审理程序,赵女士的情绪逐渐变得冷静下来,并更改了其诉讼要求。我们感觉到,当事人不仅对于自己案子的情况极其关注,同时也关心类似案件,通常先前裁判结果会直接影响其预期诉求与心态,那么在案件审理前的释法工作也很重要。”正是在这样的公开与引导当中,一方面法院的裁判接受着各界检验与考核,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体会着法治精神与法律评判,进而对自己行为自行予以约束。
白银法院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您是第 位访客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北京路456号 邮编:730900 E-mail:byzyyjs@163.com
白银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